案例实践2 - 代码生成,项目从0生成
案例背景
前段时间我负责开发一个用户统计功能,需要在前端展示用户活跃度、出勤频次等数据,并设计相应的后端API进行数据统计与提供。作为一个后端开发工程师,我对前端框架和ECharts图表库不够熟悉,这成为了开发过程中的主要瓶颈。
面对这个全栈任务,我决定借助CoStrict AI编程助手来完成这项跨技术栈的工作。
如何用AI实现
1、需求分析与框架搭建
我向CoStrict输入了第一段提示词:
请分析当前项目结构,帮我设计一个用户考勤统计功能。需要包含前端和后端的设计开发。
请先分析项目结构,然后给出实现方案。
CoStrict分析了项目后,识别出这是Python后端+Html前端的项目结构,然后给出了实现方案:
- 后端:新增数据访问层
- 前端:创建统计页面,使用ECharts可视化库
- 数据库:建议在用户行为表中添加操作类型和时间戳字段
2、后端代码生成
我进一步细化需求:
请生成后端代码,需要提供以下API:
1. 获取近30天每日出勤用户数
2. 获取考勤数据
3. 获取用户缺勤数据
CoStrict生成了完整的Controller、Service代码,包括相应的数据模型和DTO,生成的代码结构清晰。
3、前端界面实现
实现前端代码时,CoStrict对我的功能需求进行了拆解,并逐步进行了实现:
1. 日期范围选择器
2. 折线图展示每日缺勤用户
3. 饼图展示用户分布
4. 表格展示详细数据
请使用响应式设计,确保在不同屏幕尺寸下正常显示。
CoStrict生成了基础前端代码,但初次生成的界面布局不够美观,图表配置也需要调整。我通过多次迭代优化:
调整图表颜色为主题系统默认色系,添加动画效果
优化移动端显示,在小屏幕下堆叠图表元素
添加数据加载状态提示和错误处理

4、效果测试
代码生成完成后,我使用CoStrict协助编写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,并将问题发给CoStrict去debug,最终跑出了最终想要的效果。 在CoStrict的协助下,我仅用一天时间就完成了原本需要一周多的全栈开发任务。

心得体会
-
明确的需求描述是关键:AI助手需要清晰、具体的指令才能生成高质量的代码。将复杂任务拆解为多个子任务,分步骤实现效果更好。
-
迭代优化比追求完美初版更重要:AI生成的代码可能需要多次调整,不要期望一次性得到完美结果,而是通过连续对话逐步完善。
-
代码审查仍不可少:虽然AI能快速生成代码,但开发者仍需理解和审查生成代码的逻辑,确保符合项目标准和最佳实践。
-
跨技术栈开发效率大幅提升:CoStrict极大降低了全栈开发的技术门槛,让后端开发者也能高效完成前端任务,减少了团队间的依赖和等待成本。
通过这个案例,我深刻体会到AI编程助手不是替代开发者,而是增强开发者能力的强大工具,尤其擅长处理技术栈跨越和样板代码编写,让开发者能更专注于核心业务逻辑和创新设计。